当前位置:首页 >> 金融数据

2014年度北京市金融运行情况统计报告

【 字体显示: 】 【 打印 】     时间:2015-03-05

        2014年,全市经济金融保持了平稳适度增长的良好态势,全年金融业资产总量989429.2亿元,持牌法人金融机构数682家,实现增加值3310.8亿元,同比增长12.3%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.4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4.1%;实现营业收入18804.4亿元,同比增长21.9%;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04.7亿元,同比增长26.2%,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9.9%。可以说金融业是带动全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、构建“高精尖”经济结构的第一支柱产业。
        一、金融业运行情况
        (一)金融业快速平稳发展。
        2014年北京地区社融资规模达到12877亿元,跻身全国前三甲。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增长良好,资产质量继续提升,各机构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和贷款投向,加强产品、机构和管理创新,较好的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,科技、文化、小微企业、涉农、个人等信贷业务实现较快增长。全市证券公司资产总额5261亿元,同比增长2417亿元,同比增长85%。全年实现各项收入411亿元,同比增长44.5%。全市保险业总资产4559.8亿元,较年初增长13.7%,全年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07.2亿元,居全国第4。
        (二)要素市场交易活跃。
        全市40家交易场所全年共完成交易额约2.18万亿元,同比增长61.5%。其中北京产权交易所集团完成交易额10893.42亿元,同比增长6.84%。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在人民银行、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授权和指导下,稳步推进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集中簿记建档发行、二级市场交易、债券信息披露平台等建设工作,全年完成交易额3841.25亿元。北京环境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取得优秀成果,交易量居全国第2位,成交额突破亿元,居全国第3位,圆满完成本市第一个履约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。
        (三)股权投资基金回暖。
        据市场机构统计,截至2014年底,北京市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数量达到957家,管理资金总量约1.26万亿元人民币。已完成募集基金数214支,募集金额2,086.84亿人民币;全年发生股权投资案例871起,投资金额1729.65亿人民币,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占全国的30.5%和 40.0%。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和股权投资通过首次公开募集(IPO)退出交易居全国首位。
        (四)新兴业态运行平稳。
        截至2014年底,全市共有融资性担保机构130家,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1901.67亿元,居全国首位,对小微企业的在保余额达413亿元,覆盖小微企业4.5万户;全市共批设小额贷款公司89家,实现16个区县全覆盖,年内累计发放贷款余额191.94亿元。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有效带动了社会资金的运行,重点解决了科技、文创、三农类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,成为传统商业银行的有益补充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金融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
        本市近年来已形成以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格局。全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外融资规模合计14604亿元,比2013年多750亿元。其中境内社会融资规模为12877亿元,比2013年多319.5亿元,境外净融资折合人民币1727亿元,比2013年多430亿元。
        (一)间接融资有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。
        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基本平稳。12月末,北京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3650.6亿元,同比增长12%,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.1个百分点,比年初增加5661.4亿元,同比多增1082.7亿元。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民币贷款累计发放823.4亿元,同比增长12.2%;高新技术产业人民币贷款余额2669.5亿元,同比60.9%;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4373.2亿元,同比增长18.1%,增速比大型企业、中型企业分别高7.4个和4.6个百分点;中资银行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2595.3亿元,同比增长11.9%;本外币房地产贷款余额9860.7亿元,同比增长6.2%,比年初增加574亿元。
        (二)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。
        截至2014年12月底,北京地区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2家,首发融资560.98亿,新增境内上市公司18家(包括主板3家,创业板11家,中小板4家),占全国新增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4%,与江苏并列第一。截止目前,北京地区A股上市公司达234家,占全国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9%,位居全国第2。新增境外上市公司24家,位居全国第1。包括美国9家,香港15家,累计首发募集资金486.08亿。至此,北京地区境外上市公司达206家,位居全国第一。
       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(“新三板”)开始实施做市转让方式,截至12月末,挂牌公司达1572家,累计挂牌企业362家,投资者总数达48675户,是2013年年末总数的7.3倍。 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业务全面推进,企业挂牌展示和登记托管业务有序开展。目前已有318家企业挂牌展示,204家企业股份登记托管业务,全年发行私募债5.5亿元,办理股权质押融资6318万元,线下非交易过户33.19亿元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重大项目融资服务工作实现新突破。
       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的讲话精神,结合中央43号、60号文件要求,针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资金大、期限长、成本低、用款急等特点,2014年,本市一手抓投融资体制改革,一手抓拓融资渠道宽,初步形成了贷款为主、债券融资为辅、股权债券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,有力保障了各大项目进展。一是充分发挥企业贷款、银团贷款、委托贷款等多种贷款的优势,引导银行围绕城镇化建设、中小河道治理、首都第二机场等重大项目进行产品对接。二是丰富融资手段,拓宽融资范围。积极推动短期融资券、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在重大项目融资中的应用,全年共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52只(除央企及子公司),发行金额1823.4亿元。三是为企业贷款和发债营造条件,解决重大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前期的资金问题。四是推动制度改革创新试点,支持首都金融服务商会发起成立首都建设投资引导基金,整合民间资本,开辟新的融资渠道。2014年12月,首建投基金实现第一笔放款,为大兴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发放资本金7亿元。
        四、科技金融创新取得新进展。
        一是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。积极对接“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”建设,推动设立中关村园区公共设施建设基金、中关村天使投资、创业投资基金和中关村境外投资与并购基金,重点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建设、处于初创期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及项目。截至10月末,百亿元专项资金已落实40亿元,形成融资294亿元规模。二是完善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建设。推动在科技金融功能区内建设科技金融一条街建设,吸引356家金融机构入驻。6月12日“中关村创新创业大道”开业,截至目前,签约创业服务机构16家,入孵创业团队339个,合作的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2000个,参与活动人员逾2万人,认定集中办公区3家。三是促进科技信用信息平台建设。联合中关村管委会、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,推动中关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,畅通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、中介机构线上沟通联络渠道,推动信用产品的市场化应用。截至目前,中关村科技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已有会员单位4500余家企业,累计使用信用报告8500余份。四是推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。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情况研究,起草市级《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》,支持海淀、石景山等有关区县建设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、产业园,积极培育并集聚第三方支付、网络借贷(P2P)众筹融资、征信、商业保理等一批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。目前,已集聚互联网金融机构200余家。引导和支持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通过自律形式,完善管理,守法经营,规范发展。借助京交会、金博会等平台,加强互联网金融宣传推介工作。五是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政策先行先试。落实《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(试行)》(京科九条),研究制定《科技金融创新支持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实施办法》。落实国家外管局批准的中关村境外并购外汇管理试点,出台了具体实施措施。推进设立人民银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行(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局)、中关村民营银行等机构。